各有關單位:
為提升我校的核心科研創新能力,培養一批具有創新性和競争力的青年學術骨幹,根據《伟德国际1946官网校級科研項目管理辦法》的精神,特開展本輪校級重點支撐項目申報工作。
一、目标要求
圍繞生命健康領域,重點支持中醫藥領域相關研究,經過3年培育,能持續獲得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資助,建成省部級以上科創平台,取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本輪校級科研項目-重點支撐項目分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培育項目,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培育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培育項目。
二、申報要求
1.項目申請人須為學校在編在崗的教師和科研人員,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2.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培育項目,男性未滿37周歲[1986年1月1日(含)以後出生],女性未滿39周歲[1984年1月1日(含)以後出生];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培育項目,未滿44周歲[1979年1月1日(含)以後出生];國家社科基金培育項目申請人年齡不超過57周歲。
3.自然科學類項目申請人近三年有主持國家級項目的經曆;社會科學類項目申請人有主持省部級及以上項目的經曆。
4.具有創新性構想和戰略性思維,具有帶領團隊開展原創性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的能力,具有關鍵領域的攻關實力;在本學科領域取得同行公認的創新成果,學術水平居國内外學者的先進水平,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及發展前景。
5.申請項目需經項目申請人所在學院(部門)審核、推薦。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予推薦:
(1)已獲得學校優秀青年傑出青年培育計劃項目資助的,不得再申報本通知所列的同層次培育項目(可申報更高層次培育項目);
(2)正在承擔校級科研項目尚未結題者;
(3)近3年存在各級各類項目終止撤項者,有逾期未結題項目或研究内容不符合資助範圍者;
(4)研究内容已列入各級各類項目或已簽訂技術服務合同,重複申請者;
(5)有學術不端行為等不良科研信用記錄者。
三、實施期限和經費額度
本輪培育項目資助周期為3年,本次資助10項左右,自然科學類資助經費8萬元/年,社會科學類每項資助經費3萬元/年,根據年度考核結果實行動态滾動資助。
四、申報指南
(一)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培育項目
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優秀學術骨幹。以立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或同級别人才項目)或省部級及以上重大重點項目為核心培養目标。
(二)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培育項目
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優秀學術帶頭人。以立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或同級别人才項目)或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為核心培養目标。
(三)國家社科基金培育項目
基于國家和浙江省“十四五”規劃及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中醫藥發展的支持和促進工作,着力做深做好中醫藥的傳承、創新、發展。本次培育重點支持圍繞中醫藥相關問題開展研究,以立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為核心培養目标。
五、申報流程
1.申請人選擇指南内的申報領域進行申報。申請人提交申請書電子稿(以“申請人-項目名稱”命名)。
2.請拟申報人于2023年5月18日下午16時前将申請書和彙總表(excel格式)打包發送至郵箱yxyky@zcmu.edu.cn。
六、項目考核要求
1.本項目實行核心培養目标考核制。
2.要求項目負責人在執行期内每年申報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和省部級及以上科創平台等。
3.培育期内,項目負責人須完成以下任務之一: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培育項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一區論文2篇;獲得省部級三等獎及以上(排名第1,學校為第一完成單位)、或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及以上(學校作為完成單位之一);簽訂橫向項目且實際到校經費≥500萬元;
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培育項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一區論文3篇;獲得省部級二等獎及以上(排名第1,學校為第一完成單位)、或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及以上(排名前5,學校作為完成單位之一);簽訂橫向項目且實際到校經費≥500萬元;
國家社科基金培育項目,以第一作者完成以下任務之一:發表最新版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論文2篇或卓越期刊論文1篇;出版專著1本;立項省部級及以上重大重點科研項目1項;獲得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省級哲社優秀成果及以上獎勵(排名第1,學校為第一完成單位);簽訂橫向項目且實際到校經費≥80萬元;
4.如完成核心培養目标,即視為培育項目完成自動結題。項目研究周期結束未完成培養任務的,項目負責人五年内不得再申請校級項目。
七、其他要求
1.成果标注要求:項目研究成果須以“伟德国际1946官网”為第一單位或通訊單位,并标注“伟德国际1946官网科研項目資助”(supported by the Research Project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和項目編号。
2.項目結題後,結餘經費收回學校統籌。
八、聯系方式
科研部聯系人:徐老師 朱老師
電話:0571-86613631
郵箱:xmglk@zcmu.edu.cn
地址:濱文校區23号樓617室
學院聯系人:劉老師
電話:0571-61768136
郵箱:yxyky@zcmu.edu.cn
地址:富春校區4A217室
附件.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