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貴州省黔東南州施秉縣馬号鎮冰洞村
社會實踐小分隊來到冰洞村的時候是上午,一下車,就看到一條長長的鐵索斜拉橋,通過當地人的講解,我們了解到,原來這邊的村民們想要過河,都要撐船過去,非常不方便,到2004年的時候,政府投入财政扶貧基金93萬元,才修建成了這條全長200米的橋,自此,冰洞村的村民們想要過河就方便多了。
社會實踐小分隊拜訪了幾戶人家,這幾戶人家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小孩子跟着爺爺奶奶生活。這是志願者給小女孩紮頭發。
社會實踐小分隊召集了一些當地的留守兒童,在清江民族小學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
活動開始,小朋友們還比較局促,但是對于志願者的提問,大家都會非常乖巧的配合,社會實踐小分隊跟小朋友們介紹了杭州,共同學習了“浙八味”,說到中草藥,小朋友們也能舉出很多當地用藥的例子。
除此之外,社會實踐小分隊還舉行了簡單的趣味比賽,給小朋友們帶了豐厚的禮品。
最後,志願者們讓小朋友圍成一圈,聊聊自己的日常和未來的夢想。依山傍水,江水悠悠,當地的孩子都非常喜歡也十分擅長遊泳。一到暑假,他們就成群結伴地去遊泳,矯健的身姿,遊刃有餘的技術,綻放的笑顔,和着潺潺的水聲,講述着山區孩子最簡單的快樂。
當聊到夢想時,一個小女孩說,她希望以後可以做廚師,能夠做很多好吃的給爺爺奶奶吃,有個小女孩還太小,不懂什麼是夢想,志願者讓她說說最想做什麼,她說想照顧爺爺,幫爺爺做事。還有個小女孩希望未來可以當畫家,被問到為什麼,她說因為畫可以把笑容永遠保存。
大一點的孩子,有說希望希望考上理想的高中,大學,未來想做服裝設計師。還有想開甜品店、想做蛋糕師、想做醫生、做理發師、當歌唱家。
最後,志願者給每一個小朋友都送了禮物,告訴大家要好好努力,祝願小朋友能實現夢想。
除了留守兒童,孤寡老人也是冰洞村一支龐大的群體。
志願者在拜訪過程中,發現很多老人都聽不懂普通話,但他們依然熱情的給我們介紹,我們了解到,這些老人們在家除了要照顧小孩、要幹農活之外,還會在閑暇之餘做一些手工,比如繡花、染布,這些手工藝品可以換錢補貼家用。
社會實踐小分隊将孤寡老人們召集在一起,給老人們品嘗杭州的糕點。志願者将準備好做香囊的材料一一分發給老人,教老人做香囊。
盡管有着苗語和普通話的隔閡,但是笑容和善意總是相通的。志願者的耐心與親切,老人們的質樸與熱情,最後彙聚成了陣陣悠揚婉轉的苗歌。讓愛回家,讓夢遠行,這個夏天,我們來過。
改革開放40年後,經濟飛速發展,農村的年輕人紛紛走出家鄉,去往大都市逐夢。但随着夢想的距離越來越近,親人的思念卻越來越遠,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群體龐大,幾乎是每個農村的現狀。之所以決定做這個社會實踐,也是為了讓社會能更加關注這些人群,呼籲在外逐夢的父母、子女,多給留守在家的老人孩子一點關愛。讓夢遠行,讓愛回家!
——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