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黨群工作

黨建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群工作 >> 黨建工作 >> 正文

【家風之旅】舉善濟人成家訓,梓裡淳風沐古今

發布日期:2018-12-11    作者:     來源:     點擊: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家風。齊家而後治國,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出表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贻害社會。他談到,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抓好家風,做家風建設的表率,且現在廉潔齊家已經被列入黨内規章。 現在學院黨總支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支部即将開啟本次家風之旅,開赴龍門古鎮,感悟龍門孫氏的家風韻味。

 龍門古鎮是三國吳大帝孫權後裔聚集地,千餘年來,代有賢才,著名于邦國,載錄于宗譜,人傑地靈稱播于世。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龍門孫氏曆朝為官者不下數十人,他們雖處時代不同,遭逢及行事各異但都清正廉潔,為後人所敬仰。

穿村而過龍門溪濡養着千年古鎮。村民傍溪而築,濱溪而居,民風質樸醇厚,鄰裡和睦可親,世襲耕讀傳家遺風。古色民居沿溪堤次第胪列,高低參差,錯落有緻。

溪畔人家

導遊帶領我們首先參觀了思源堂,介紹稱它始建于明朝時期,為孫權第二十八世孫治的宗祠,寓意是孫氏後裔飲水思源、懷念祖先。從思源堂出來,便是古鎮的老街。其間店鋪大多為前店後坊、前店後居,商業活動的忙礙與勞作之餘的閑适相得益彰,凸現山鄉古鎮明清街市的獨特韻味。慶善堂正廳懸慶善堂大匾,兩側抱柱有楹聯,上聯被遮擋,下聯為:縱觀九頃新圖,百姓同舟奮進,馬龍車水盡顯繁華

沿老街往南走,離慶善堂不遠處便是石砌的工部牌樓。走進工部牌樓,正廳懸承恩堂大匾,大匾下為孫坤塑像及其生平簡介。孫坤,吳大帝孫權第41世孫,為鄭和下西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因此得到明成祖朱棣的嘉獎。孫坤後裔也為牢記祖先的功績,獲朝廷恩準,在承恩堂前建造了工部牌樓。

穿過老街邊幽深的卵石小弄,在一拐角處有一門樓,這裡是孫權第44世孫孫念陽于明末清初時建造的世德堂。出世德堂義門牌坊便迎面而來。該牌坊是一座氣勢恢弘的磚砌牌樓,修仁恭孝感天下,樂善好施濟越中,為了紀念并弘揚善士孫潮在大災之年,能傾其家産,救濟災民的義舉。 最後一站導遊帶領我們支部黨員同志參觀了博物館。


心得體會

此次紅色之旅使黨員們受益匪淺,這些震撼人心的英雄事迹,清泉一般的廉政故事,激勵黨員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争做一名合格共産黨員,更好地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偉大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為一名中醫藥院校的學生,我們要最大限度的發揮出自己的奮鬥激情,推動清廉校園的建設,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們要發揮自己所學的知識,回饋社會,為我國的大健康事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目前我校正在大力抓科研,在科研方面,我們更加需要創新,講究誠信,腳踏實地,為我校的科研水平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