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頁

新聞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學習中醫文化 傳承國粹經典

發布日期:2015-04-20    作者:     來源:     點擊:

為了深入學習中醫經典,傳承國粹文化,由浙江省中醫藥學會舉辦的第四屆中醫經典理論内涵與臨床應用學術研讨班暨繼續教育學習班于2015年4月11日-12日在浙江紫晶大酒店順利召開。伟德国际1946官网連建偉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王慶其教授、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王坤根主任中醫師、南京中醫藥大學黃煌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劉景源教授等5位中醫大家,以及後起之秀浙江省中醫院夏永良副主任中醫師齊聚杭城,給中醫粉絲們帶來了豐盛的大餐。來自全國各地的300餘位代表參會,現場學術氣氛濃厚。

中醫經典理論内涵與臨床應用學術研讨班已經連續舉辦4年了,已成為業内的品牌學術活動。此次會議邀請了北京中醫藥大學溫病名家劉景源教授作了關于《氣病與痰飲水濕瘀緻病》的報告,講述了氣血津液與病理産物痰、飲、瘀的關系,在理論學習和臨證實踐中體會,有所悟有所得。上海中醫藥大學名師王慶其教授作了關于《從文化和臨床研讀經典的智慧》講座,将文化、臨床、經典有機結合,抒發了“不讀經典,法無一可;盡守古法,何處着我?”的讀經典做臨床感言。南京中醫藥大學黃煌教授作了關于《我們為什麼要推廣經方?》的講座,從經方的經驗性、實證性、整體性和實用性論述了學習、運用、推廣經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浙江省中醫院夏永良副主任中醫師作了關于《淺析“桂枝湯類方”的臨床運用》的報告,以桂枝湯類方為基礎,從經典入手,汲取名醫經驗,結合臨床實際,生動形象地解析了經方桂枝湯的實際運用。中華中醫藥學會方劑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連建偉教授作了關于《< 傷寒論>在外感疾病中的運用》的講座,從未病先防、既病防變、辨證論治、重視脈證、調和陰陽、抓住主證六個方面把自己幾十年來診治外感疾病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家。浙江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王坤根教授作了關于《臨證知常達變》的講座,探讨了“潤降”法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應用,讓與會人員更加深刻地體會了“三因制宜,知常達變”的深刻含義。

此次研讨會的成功舉辦為業内同仁拓寬視野、啟迪思路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平台,對于中醫藥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讓學員們更加深入學習中醫經典理論的豐富内涵,拓展臨床靈活運用的思維模式,更加激起了中醫藥同仁學術思想上的碰撞與火花。弘揚中醫藥文化任重道遠,與會專家希望中青年中醫能在研習經典的道路上不斷收獲進取、不斷完善自身,争取成為“能寫、能講、能臨床”的三能醫生!

浙江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沈敏鶴主持上午會議

浙江省中醫院副院長高祥福主持下午會議

北京中醫藥大學溫病名家劉景源教授作了關于《氣病與痰飲水濕瘀緻病》的講座

上海中醫藥大學名師王慶其教授作了關于《從文化和臨床研讀經典的智慧》講座

南京中醫藥大學黃煌教授作了關于《我們為什麼要推廣經方?》的講座

浙江省中醫院夏永良副主任中醫師作了關于《淺析“桂枝湯類方”的臨床運用》的報告

中華中醫藥學會方劑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連建偉教授作了關于《< 傷寒論>在外感疾病中的運用》的講座

浙江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王坤根教授作了關于《臨證知常達變》的講座

Baidu
sogou